人民日报:教育孩子的9个黄金法则

06.04 / 2025

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可以说,真正的好教育,就是拼爹妈。

不是说拼父母的资产、权利、社会地位,而是指家长的眼界观念、教养方式和思维方式。

今天跟大家分享几个教育孩子时可以借鉴的黄金法则,建议大家转发收藏。

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最终培养出一个乐观自信、身心健康的孩子。

01  鱼缸法则——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

几条小鱼一直被养在一个鱼缸里,过了好几年了,还是那么小。有一天,鱼缸被打破,小鱼不得不被养在院子池塘里,没想到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这些鱼竟然长到了原来的三倍大!

鱼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人更是如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可以自主地探索、尝试和学习。过度保护和限制只会阻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1.打破“玻璃缸”的束缚:避免用过度保护、严格管控或物质堆砌的方式限制孩子的探索欲。

2.提供“活水”环境:给予孩子试错、体验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同流动的水为鱼提供养分。

3.日常小事放手:如让孩子自主安排作业时间、选择兴趣班,而非全程代劳。

02  罗森塔尔效应——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心理学家在一所小学随机挑选了几名学生,告诉教师和校长这些学生具有“学术冲刺潜力”。几个月后,这些被期望的学生在智商、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我们对孩子的积极期待,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即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暂时表现不佳,我们也应该相信他们有进步的可能,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1.支持性的氛围:在生活中多以亲切、友好、热情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一个信任的眼神。

2.进行及时的反馈: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及时表达赞扬。

03  强化定律——培养好习惯

在水里放一堵玻璃墙,把鲸鱼和食物各放在一边。一开始,鲸鱼会猛烈地撞击玻璃,后来它终于发现,食物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它就不再撞击了。就算我们把玻璃墙拆了,鲸鱼还是和以前一样,只在自己那边活动。

人的行为也是如此,在一段时间的重复后,就被固定起来,形成了习惯。我们要在生活中,不断重复想要孩子形成的习惯行为,注重细节,注重引导。一个行为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就可能改变命运。

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1.每日固定时段: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培养好的习惯,比如一起读书、一起锻炼。

2.以身作则:要想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我们就要先放下手机,避免孩子重复我们的行为。

04  狼性法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假设一个公园,没有假山或屏障,没有曲折的道路,我们从外面就能一览无遗,那你就不会对它有多少兴趣。相反,正是有了这些,我们才愿意走进去深入了解。

就算是同一件事物,孩子对它的好奇心也是容易变化的。如果想让孩子对某一件事物感兴趣的话,不如让它保留一些神秘感,或者带上些游戏成分,结果往往会更好。

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1.创造神秘感:在想让孩子学习某样事情时,可以把它适当包装地神秘有趣一些。

2.在探索中陪伴:在探索未知时,孩子往往存在恐惧心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陪在孩子身边,一起探索前行。

05  梦想法则——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

在一个关于"你长大了想做什么"的调查中,92.7%的学生写了读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仅有7.3%的学生是周游世界、到外星球工作等回答。为什么孩子们的梦想会差这么多呢?

有梦想的孩子,他们往往就有一种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前进的动力。而没有理想的孩子,往往迷茫于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未来的目标。当孩子长时间坚持向梦想前进的时候,往往在无形之中也会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1.不要回避问题:当孩子问出看似幼稚的问题时,不要用“哪儿那么多问题”去搪塞,要耐心解释。

2.认同孩子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如何荒诞不经,如何不切实际,家长们都要给予赞许和认可。

3.多去体验:丰富的人生体验会带来的丰富的人生选择,宽广的视野,有助于孩子确定自己的梦想。

06  南风法则——宽容往往强于惩戒

北风与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的外套脱下来。北风张牙舞爪地吹,行人外套越裹越紧;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宜人,行人纷纷脱掉外套。

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孩子。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了解事情的经过,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生气,而是收拾这个错误带来的残局,同时思考如何避免重复犯这个错误。

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1.做情绪的主人:错误一旦发生,再如何发火也无济于事,应该客观理智地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

2.充分信任孩子:在孩子告知事情的前因后果时,对他的信任能激发他的自省意识。

07  自然惩罚法则——让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我们要允许孩子去尝试,但要让他们自己去承担因为自己的过失所带来的自然结果,这种结果就是自然惩罚。简单地来讲: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的过失,不可能由别人来承担。

孩子自己感受经历的东西,往往比我们传教给他的深刻,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当我们明知某件事情是不对的,但孩子一定要去尝试时,我们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但要明确告诉孩子产生的后果要让他自己承担。

08  延迟满足法则——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人有无耐心,表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另一个是,能够等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来。这个等,就是耐心。

能够忍住当前诱惑的孩子,往往有更加明确的人生目标,更能抵御短期利益的诱惑,这意味着他们有更强大的自制力,在未来的学业和事业上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不要立即满足他,而是要摆出一些条件,让孩子在等待和坚持中,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09  尊重法则——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

课堂上,老师拿出一本著名漫画家的书,告诉孩子们书里的故事,然后让他们自己讲一个故事并画出来。尽管孩子们的故事并不精彩,老师还是很认真地记下来并告诉孩子,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

要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视那些大人物。这种对等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自信和健全的人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让我们行动起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少走弯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