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国
重 庆
贵 州
云 南
首 页
核心课程
教育资讯
学习资料
父母学院
企业新闻
企业概况
旗下品牌
教育资讯
幼儿园资讯
小学资讯
初中资讯
高中资讯
大学资讯
学习资料
学前教育
小学资料库
初中资料库
高中资料库
大学资料库
父母学院
家风家道
家庭关系
孩子教育
个人成长
企业新闻
集团总部
重庆区域
贵州区域
云南区域
企业概况
创始人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重要活动
企业荣誉
品牌故事
师资力量
教育基金
公益活动
企业党建
咨询热线
400-051-0809
首页
>
父母学院
>
家庭关系
返回上一层
批评完孩子,要说这5句话修复亲子关系
06.27 / 2025
“不吼不叫”的佛系育儿,谁不想拥有? 但现实往往是,面对孩子“花式作妖”,上一秒还想着“爱的教育”,下一秒就忍不住火山爆发,批评指责脱口而出。
同样忍不住的还有,吼完孩子,看着孩子委屈巴巴的小脸,或是倔强沉默的背影,很多父母又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焦虑:
“我是不是又伤害了孩子?”
“刚才是不是太凶了?孩子会不会记恨我?”
“批评了半天,孩子到底听进去没有?下次还会犯吗?”
同款的爸爸妈妈举个手!
批评不是目的,教育才是关键。 批评过后,关系降至冰点,孩子心门紧闭,这样的“无效批评”只会让亲子关系雪上加霜。我们批评孩子,是希望他们认识到错误,改正行为,最终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只让孩子感受到的只有受伤和对抗,教育的目的也就无从谈起。
今天给大家分享5句“神奇”的话,它们就像亲子关系的“创可贴”,能在批评之后及时修复裂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让亲子关系更加牢固!
01 关键词:道歉,示弱,关注孩子感受
第一句:“刚才妈妈/爸爸说话的语气可能有点重了,对不起,你没事吧?”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后,碍于面子,或者觉得“我是为你好”,很难主动向孩子道歉。
但其实,父母的道歉,不是示弱,而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语气可能有点重了”承认自己的情绪失控,而不是直接否定批评的内容。
“对不起” 真诚地表达了歉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反思。
“你没事吧?” 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感受上,体现了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使用场景举例:
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心爱的杯子,你忍不住批评了他“怎么这么不小心!”
冷静下来后,你可以对孩子说:“刚才妈妈说话的语气可能有点重了,对不起,你没事吧?
杯子碎了妈妈有点心疼,但更担心你有没有受伤。”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批评了他“怎么这么不用功!”
之后,你可以对孩子说:“刚才爸爸说话的语气可能有点重了,对不起,你没事吧?
爸爸看到你成绩不太好有点着急,但更想知道你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
02 关键词:共情,倾听,引导表达
第二句: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感觉不太好/有点委屈/有点难过,可以和我说说吗?”
批评之后,孩子的情绪往往比较复杂,可能是委屈、难过、生气、甚至叛逆。
这时候,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继续说教,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感觉不太好/有点委屈/有点难过”, 准确地捕捉并表达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共情。
“可以和我说说吗?” 则是一个开放式的邀请,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使用场景举例:
孩子因为被批评而哭闹,你可以抱抱他,轻声说: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感觉不太好,是不是觉得妈妈不理解你? 可以和妈妈说说吗?”
孩子被批评后沉默不语,你可以温柔地问: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有点委屈,是不是觉得妈妈冤枉你了? 可以和妈妈说说吗?”
孩子被批评后表现出叛逆,你可以冷静地问: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有点生气,是不是觉得妈妈不公平? 可以和妈妈说说吗?”
03 关键词:爱与行为分离,安全感,无条件接纳
第三句:“虽然这件事你做得不对,但是爸爸/妈妈依然爱你,这件事情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爱。”
孩子最害怕的,莫过于父母因为自己犯错而不再爱自己。
因此,在批评之后,明确表达对孩子的爱,至关重要!
这句话的重点在于:
“虽然这件事你做得不对”, 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让孩子知道父母批评的是行为,而不是他们这个人。
“但是爸爸/妈妈依然爱你,这件事情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爱”, 这句话强调了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使用场景举例:
孩子考试作弊被你发现,你严厉批评了他。
之后,你可以对孩子说:
“虽然你这次考试作弊做得不对,爸爸很失望,但是爸爸依然爱你,这件事情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爱。 爸爸希望你能明白,诚实比分数更重要。”
孩子和同学打架,你批评了他。
之后,你可以对孩子说:
“虽然你今天和同学打架做得不对,妈妈很生气,但是妈妈依然爱你,这件事情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爱。妈妈希望你能学会用更好的方式解决冲突。”
04 关键词:共同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培养成长型思维
第四句: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做得更好,好吗?”
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长。
在批评之后,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改进,比单纯的指责更有意义。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 将目光聚焦于未来,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错误上。
“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做得更好”, 父母和孩子是共同面对问题的伙伴,而不是对立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支持。
使用场景举例:
孩子写作业拖拉,你批评了他。
之后,你可以对孩子说:
“下次写作业的时候,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做得更好,比如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计划表,或者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吗?”
孩子做事粗心大意,经常犯错,你批评了他。
之后,你可以对孩子说:
“下次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做得更好,比如我们可以提前检查一遍,或者放慢速度,好吗?”
05 关键词:肢体接触,积极肯定,重建亲密关系
第五句:“来,给妈妈/爸爸抱抱/击个掌,我们还是好朋友。”
语言的安慰固然重要,但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有力的击掌,更能传递爱意,修复关系。
“来,给妈妈/爸爸抱抱/击个掌”, 通过肢体接触,传递父母的爱和关怀,重建亲密关系。
“我们还是好朋友” 这句话,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明白,即使犯了错,父母依然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依然支持他们,这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使用场景举例:
在说完前面四句话之后,你可以张开双臂,对孩子说:
“来,给妈妈抱抱,我们还是好朋友。”
如果孩子比较大了,不喜欢拥抱,你可以伸出手,对孩子说:
“来,和爸爸击个掌,我们还是好朋友。”
这5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育儿智慧,它们的核心在于:
1.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先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再解决具体的问题。
2. 以爱为底色,以教育为目的: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而教育的基石是爱。
3. 关注当下,更着眼未来:
既要处理当下的问题,更要引导孩子面向未来,不断成长。
育儿之路,没有完美父母,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父母。
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让亲子关系在每一次“小摩擦”后,都更加紧密,更加牢固,与你共勉。
下一篇:
别让“为你好”成为亲子关系的隐形枷锁——如何避免情感绑架式教育
更多信息
批评完孩子,要说这5句话修复亲子关系
06.27 / 2025
别让“为你好”成为亲子关系的隐形枷锁——如何避免情感绑架式教育
06.20 / 2025
好的家庭关系,不是没有边界感,而是亲密有间
06.07 / 2025